首页 常见问答

储能一体柜消防气体管路气密性规范解析

2025-02-24 10:14:52 

近年来,储能系统火灾事故频发,气体灭火方案因其快速响应特性被广泛应用。其中,气体管路气密性直接关系到灭火效能与安全性,我国《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》(GB 51048-2015)及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(GB 50370-2005)对此提出明确要求。

800.500

一、管路气密性国家规范要求

根据GB 51048,储能消防管路需满足以下核心标准:


密封性能测试:管路系统应进行0.6MPa压力保压试验,稳压24小时泄漏量≤0.5%;

材料耐受性:管路材质需通过72小时85℃高温老化测试,变形率<3%;

连接方式:采用双密封卡套或焊接工艺,接口处泄漏率≤1×10?? mbar·L/s;

检漏装置:每间隔50m或单个储能单元设置压力监测点,实时报警阈值≤设定压力的5%。


二、储能一体柜消防方案设计

典型方案采用"探测-隔离-灭火"三级防护体系:


多维探测:集成温感、烟感、可燃气体(CO/VG)探测器,实现早期热失控识别;

自动隔离:电磁阀联动断开故障PACK电源,启动氮气惰化保护(0.3min内充满);

精准灭火:全氟己酮(CF?-CF?-CF?-FI)灭火系统定向喷射,5秒内扑灭明火。


三、全氟己酮灭火装置核心优势

环境友好性:ODP=0,GWP<3,符合RoHS指令;

高效灭火:沸点82℃,汽化速率快,穿透性强,可抑制锂电池热失控连锁反应;

无残留危害:分解产物仅为HF、CO?等无害物质,避免二次污染;

兼容性设计:管路压力≤0.8MPa,适配现有储能柜结构,改造成本降低40%。


严格的管路气密性设计与全氟己酮灭火技术的结合,为储能系统提供了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解决方案。未来随着GB/T 38395《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》的颁布实施,该方案将进一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。